在日前举办的2022中国银行业保险业服务创新峰会上,《中国银行保险报》发布了“2021年度银行业保险业服务创新案例”入选名单,“中国太保产险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创新服务案例”入选“保险业年度影响力赔案”。
随着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发展和保护管理措施的落实,一些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有所恢复和增加,野生动物伤害人畜、损害农作物的情况经常发生。野生动物与当地居民的矛盾日益突出,已经成为一个既敏感又带有全局性的问题。
2009年云南省林业厅与中国太保产险云南分公司通过大量的实地勘察和潜心调研,开发出全国首款“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该产品创新生态补偿机制,引入保险为政府职能服务的理念,逐步实现由政府补偿向商业保险赔偿的转变。目前,该项目已获得了昆明市金融创新与发展成果奖,成功上榜保险扶贫先锋榜,是云南省保险服务民生的重点项目。
设置属地服务电话打破语言障碍
中国太保产险云南分公司承保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险项目,主要承保地点为云南省普洱市、西双版纳州,辖内生活着哈尼族、彝族、傣族、拉祜族、佤族、布朗族、瑶族、基诺族、苗族、回族、佤族、壮族、景颇族等多个少数民族,考虑到各民族语言的复杂情况,特别设置了当地报案电话,该电话号码从项目启动运行至今,已经深入百姓心中。
成立专项服务团队助力快速理赔
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开展,中国太保产险云南分公司针对野责险项目专门成立了多层级垂直管理的专项服务团队,包括野责险专职管理人员20余人,驻村协勘员队伍两百余人,投入GPS、无人机等专业设备,确保受损农户出险后能第一时间进行查勘定损,快速、高效进行赔付。
开发专用查勘工具实现“象走即赔”
野责险项目以服务体验为牵引,从全流程整合业务及理赔,提升工作效能,从机制创新、服务创新、制度创新三个方面全面打造野责险服务。在制度创新方面,将每一个服务流程重新定义,出台野责险详细的管理办法,将服务工作做优做实;在服务创新方面,将原来靠人力手工完成的查勘定损手写单证等环节,全部实现线上化作业,做到了老百姓现场保安、现场查勘录入专项APP,服务人员现场定损,OCR识别群众信息提交,从而达成当天报案当天支付的客户体验,真正意义上做到了象走即赔。
坚持以人为本践行责任理念
作为一家负责任、有温度的公司,在承保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的十余年里,中国太保产险云南分公司的服务不仅仅体现在事后的理赔,也贯穿于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多维度,如:投入防灾防损资金,配合当地政府部门在亚洲象活动村寨附近安装防象灯、警示牌,参与亚洲象食堂的建设;投入资金购买无人机设备用于对亚洲象的监测,致力于防范和减轻亚洲象和人的冲突,保护人民生命安全。
开启绿色通道服务有温度
野责险项目为政府采购项目,保费的划付涉及国家、省级、市级及县级的配套资金,由于配套资金的划付问题,保费入账时间较晚。但是为了受损的老百姓能及时恢复生产生活,中国太保产险云南分公司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在保费未划付的前提下提前开展赔付工作。
在发生人象冲突导致的人身伤亡案件中,中国太保产险云南分公司积极采取入院探视、医疗费垫付、伤残免鉴定等暖心服务,全程跟进案件进展,随时听取伤者及其家属的困难,为伤者送温暖、解急难。为了保证被野生动物袭击致伤的伤者能够得到及时的医治,避免因医疗费用不到位导致的治疗不利,中国太保产险云南分公司与当地医院达成合作,只要是辖区内因野生动物肇事受伤的人员均可以到医院进行免费的救治,中国太保直接将医疗费支付到医院。
自推出之日起,“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已在西双版纳、普洱两地野生亚洲象肇事频发地区连续服务十年,累计赔付超过3.3亿元。十年风雨兼程,中国太保克服查勘区域广、侵害物种多、农户数量大、补偿要求逐年提高等困难,坚持保险服务实体经济初衷,通过服务结构、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成功实现理赔流程线上化作业,全程参与防灾防损工作,打通人伤赔付绿色通道,根植责任基因,守护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